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专业赋能 育心铸魂 —— 我院赴赛罕区巨华小学开展创新创业 “四进”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1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院长温国政、副院长耿灿、应用心理学专业孙莹老师及22级应用心理专业学生陈宇阁、刘佳乐、麻志敏、张晓敏一行,走进赛罕区巨华小学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四进”模式(进基地、进实验室、进工作室、进项目)为核心,深度融合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基础教育场景,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构建起 “实践 - 研究 - 创新 - 转化”闭环,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进基地:专业实践 双向赋能

“学生进基地”环节,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在巨华小学开展“拥抱情绪,向阳而生”主题工作坊活动。通过“情绪你来比划我来猜”、“情绪纸飞机”、“深呼吸训练”等游戏,引导小学生认知情绪。

实践过程中,学生们的教学设计、课堂控场等实操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种“以教促学、以学助教”模式,既实现了高校与小学的双向成长,也为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鲜活范例。

进工作室:成果转化 创新育人

依托专业工作室平台,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教育产品:在设计情绪管理卡片、制作心理健康绘本环节中通过情景案例与应对策略的图文结合,帮助小学生掌握情绪调节方法。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丰富了基础教育的心理育人载体,更强化了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落地能力。

同时,我院孙莹老师开展了《关注心灵,守护生命》主题培训讲座。她采用理论讲解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校园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发展性危机、情境性危机、存在性危机等三大类型的内容。通过模拟校园突发矛盾场景以及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教师们直观感受危机干预流程。

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赛罕区巨华小学教师对校园心理问题的预警与干预能力,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筑牢防线,也为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进项目:科研筑基 创新支撑

“学生进实验室、进项目”联动环节,学生团队围绕 “小学生认知发展与心理因素相关性” 课题展开系统研究,举行座谈会。通过标准化问卷调研、数据统计分析等科研方法,深度探究学龄儿童认知水平与情绪管理、抗挫能力等心理维度的内在联系。研究成果直接嵌入创新创业项目,为 “儿童心理健康评估系统”等项目提供理论支撑与数据验证,切实提升学术研究的实践转化价值。

“四进”模式是深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此次“四进”活动实践,有效整合我院专业资源与小学教育场景,为探索构建协同育人的生态体系,持续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有益探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