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新时代青年的殷殷嘱托,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融社会、开眼界、拓思维、把未来,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7 月 2 日,人文教育学院师生带着青春的热忱与深厚人文情怀走进福康老年公寓,开展了以“实践育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践行北疆医魂志愿服务展使命担当”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初遇/ 探访家的温度
在工作人员曹老师的引领下,师生们满怀敬意与好奇分组参观了福康老年公寓的居住区、活动室和康复区。公寓内,整洁的环境、完备的设施、处处人性化的设计以及墙上老人们的书画作品,处处洋溢着家的温馨,尽显着对老人的人文关怀。同学们亲切地向老人们问候,一声声 “爷爷好”“奶奶好”,“您老身体咋样”,如暖流般流淌,瞬间拉近了彼此,让初识的陌生感在欢声笑语中消散,也很好地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专业素养、关爱尊重长者的大爱情怀。






初心/ 党心牵银发 专业筑温情
为深化合作、强化共建,促进我院应用心理学及社会工作两个专业同学的高质量就业,人文教育学院党总支与福康老年公寓党支部开展“党心牵银发传递内医精神 专业筑温情践行人文担当”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暨访企拓岗专项座谈会。
在庄严的党旗下,师生党员与老年公寓的老党员代表们肃穆而立,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党员之家”的室内回荡,这是对入党初心的回溯,更是对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信念的强化。银发与青春在党旗下相映,生动诠释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使命担当,凸显了党建引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更让青年学子在重温誓词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
在交流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健全社会民生保障体系、强化养老为老服务、夯实基层党建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人文教育学院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精准做好就业推荐与指导、不断加强与福康养老公寓合作等进行了探入探讨。参加座谈会的同学也谈了自己未来的工作意愿,表达了要努力发挥专业特长、投身献身自治区医养事业的希望和信心。
期间,养老公寓一位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怀着激动的心情,讲述了自己在建党104周年之际重温入党誓词的难忘和感慨,也谈了养老院的周到服务和细心照顾,感谢党的好政策才使老人们能在养老院里幸福生活、安度晚年,令在场的大家为之感动。
福康老年公寓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不断推动与人文教育学院的合作,积极为社会工作及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提供方便,也欢迎优秀学子到福康老年公寓建功立业。




欢聚/ 青春舞台绽芳华
接着,应用心理学专业2022级李慧峰同学带领合唱队员走进多功能活动室,专门为爷爷奶奶们精心准备了一场小型的精彩文艺汇演。同学们用歌声和青春活力瞬间点燃现场,爷爷奶奶们笑得格外开心,有的努力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有的还要哼上几句经典老歌。活动大厅内,歌声、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共同营造了别样的激情,更化作一曲暖心和谐的敬老乐章。以文艺的形式为老人送去欢乐与温馨,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也正是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





推普/ “语”你同行 共话文明
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进一步增强老年群体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感与使用能力,营造全社会推广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常淼婷老师带领佩戴着鲜艳绶带的志愿学生们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向老人们详细讲解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正能量。他们从日常交流、文化传承等多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普通话在促进社会沟通、推动文化繁荣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普通话的渊源,讲述了普通话如何历经岁月沉淀,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纽带,让老人们对普通话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彰显了我院师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责任担当。同学们还向老人们发放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袋,老人们接过宣传袋,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纷纷对志愿学生们的贴心举动举起大拇指点赞。




巧手/ 艾香传情暖身心
在 “巧手传情” 艾草养生锤制作环节,同学们化身为 “小老师”,耐心指导爷爷奶奶们挑选布料、填充艾草、缠绕固定。艾草的清香在大厅弥漫环绕,同学们陪同老人们一边制作,一边聊家常,分享健康养生知识,尽显亲情陪伴与爱心传递。不一会儿,在同学们和老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饱含人文师生心意的手工艾草锤完成了。同学们还贴心地为爷爷奶奶们捶肩敲背,让小小艾草锤带去浓浓的关爱与健康祝福。





话别/ 依依不舍情意长
时光飞逝,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纷纷来到老人房间或活动区域,与老人深入交流陪伴,再听爷爷讲讲往昔的峥嵘岁月,陪奶奶聊聊生活的琐事。离别时,同学们送上亲手制作的艾草锤和写满祝福的卡片,并与老人合影留念。挥手之间,满是不舍与祝福,爷爷奶奶们的慈祥笑容和声声 “谢谢”“欢迎再来”,是对同学们此次实践活动的最高赞誉,也是 “三下乡” 活动成效的最好见证。

青春感悟/ 责任在肩再出发
这次走进福康老年公寓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了人文教育学院与福康养老公寓的联系,拓宽了师生实践锻炼的岗位和机会,增进了学生对养老工作行业的了解、对老年健康管理工作的深刻认识,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对同学们而言,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爱心服务,更是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接受洗礼、与老人温情互动的双向奔赴,彰显了 “三下乡” 活动服务基层、育人成长的宗旨。此次活动也是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课,让同学们领略到长者的智慧与岁月沉淀;更是一堂重要的思想洗礼课,通过与老党员共誓、与老人互动,厚植了家国情怀,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情暖夕阳,青春同行。
人文教育学院青年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青春温暖融入 “夕阳红”,让关爱与责任在实践中绽放光芒。这份温情也必将伴随同学们成长,激励他们在未来继续传递爱与奉献、责任与担当,不断将人文关怀融入实践、深入人心。
教育不仅在课堂,更要把践行写在基层一线需要的地方。人文教育学院用党的光辉温暖学子逐梦的步伐,以专业的力量托举学子扬帆起航。师生携手用眼睛发现人文精神,用真情感悟人文心声。
同学们纷纷表示,未来要在人民群众间向下扎根成长,在实践磨砺中向上突破绽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文智慧和力量。
